我國目前有哪些推廣應用的節水灌溉型式
發布日期:2015/3/10 9:24:16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
8.坐水種 在一些水源短缺的地方,春播時常因春旱出不了苗或出苗不齊。為保全苗,采用機械或畜力用水箱、水袋拉水,在播種時進行點灌,以解春旱,俗稱“坐水種”。這種方法投資少、簡單易行,是有效的節水增產方式。播種時每畝用水量僅5m3-10m3,豐水年可增產10%-15%,干旱年可增產60%-70%。坐水種目前在黑龍江、吉林等地廣為采用,凡條件適合的地方應積極推廣。
9.平整土地、改造溝畦 通過平整土地,改進灌水溝畦規格(如大畦改小畦, 長溝改短溝)等綜合措施,使灌水均勻,以達到節水的目的。
10.科學灌溉與節水管理 根據作物需水要求,適時適量地灌水,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土壤墑情和灌區輸配水系統的水情進行監測、數據采集和計算機處理,可以科學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含量,進行合理調度,做到計劃用水、優化配水,以達到既節水又增產的目的。同時,要重視和加強節水管理,改變目前農業用水水價過低、不利于節水的狀況,實行按成本收費、超計劃用水加價等政策。要建立健全節水管理組織和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完善節水管理規章制度。
11.農業節水措施 大力普及節水灌溉技術,要十分重視農業節水措施的推廣。這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拋秧、地膜覆蓋、秸桿還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鎮壓、耙耪、增施有機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對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墑能力。施用化學保水制劑,引進和優選抗旱品種和調整作物種植結構等,也是行之有效的節水措施,在于旱缺水地區應大力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