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軸流泵(1)、概況本工程為滿足輸水工藝要求設置潛水軸流泵3臺。泵的技術性能見下表:
設備名稱主 要 技 術 規 格單位數量潛水軸流泵泵Q=1280L/S 、H=5.40m配套電機 N=110KW套3
安裝按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施工圖、設備技術文件及GB50275-1998《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進行。 (2)、安裝程序設備出庫驗收→設備基礎驗收→墊板布置與研磨→設備吊裝就位→設備找正找平找標高→二次灌漿→設備調試→試運轉準備→單體試運轉→竣工交驗。(3)、安裝要點及要求A、設備開箱驗收a、設備的出庫驗收工作在設備運抵安裝現場后進行,設備驗收前首先對設備的裝箱進行驗收,裝箱是否完整,有無破損,做出記錄。b、設備開箱后按裝箱清單進行核對清點,檢查設備的、規格、型號、性能參數、數量等是否與設計相符,檢查設備有無缺損、銹蝕、管口保護物和堵蓋須完好、設備的備品備件隨機工機具等是否與裝箱清單相符,根據實際到貨情況做出清點移交簽字手續,對于暫時不安裝的設備或備品等應適時辦理有關移交手續,并妥善保管。B、設備基礎驗收C、安裝墊板墊板布置,按每根地腳螺栓旁配兩堆墊板為原則,核對設備底座的寬度后,確定墊板尺寸。墊板安裝按下圖的要求進行:c、泵的基礎如采用減震措施,減震設備由泵生產廠配套供應,減震設備的安裝依據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進行。

墊 板 安 裝 圖 D、泵的吊裝利用起重設備將泵整體吊裝就位,吊裝之前對設備性能、吊索具進行確認和檢查,確保吊裝作業萬無一失。 E、泵的清洗和檢查a、整體出廠的泵在防銹保證期內,其內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當超過防銹保證期或有明顯缺陷需拆卸時,其拆卸、清洗和檢查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當無規定時,符合下列要求:(a)拆下葉輪部件清洗潔凈,葉輪無損傷;(b)冷卻水管路清洗潔凈,并保持暢通;b、解體出廠的泵的清洗和檢查符合下列要求:(a)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屬設備、中分面和套裝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傷和劃痕;軸的表面不得有裂紋、壓傷及其它缺陷。清洗潔凈后除去水分并將零件、部件和設備表面涂上潤滑油和按裝配的順序分類放置;(b)泵殼垂直中分面及彎管分段法蘭平面間緊固零件和導葉體主軸承的緊固零件不宜拆卸和清洗。F、泵的就位找正泵就位找正前符合下列要求:(a)、泵本體、傳動裝置、驅動機無損傷,泵軸和傳動軸需無彎曲;(b)、檢測泵軸和傳動軸在軸頸處的徑向跳動、各聯軸器端面傾斜度偏差及聯軸器徑向跳動;(c)、檢測葉片外圓對轉子軸線的徑向跳動,須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d)、葉輪外圓與葉輪外殼之間的間隙須均勻,其間隙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e)、橡膠軸承不得沾染油脂;(f)、進水流道暢通,不得淤塞;(g)、以進水流道為準,須檢查驅動機基礎和泵基礎的標高和軸線,其允許偏差均為±2mm,并須按設計要求復核中間軸的長度;(h)、葉輪安裝基準線到***水位的距離L須符合設計圖的規定(見下圖)。

驅動機軸與泵軸、驅動機軸與變速器軸以聯軸器連接時,兩半聯軸器的徑向位移、端面間隙、軸線傾斜均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當無規定時,符合現行***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的規定;G、泵安裝精度及要求a、整體安裝且具有單層基礎的泵、驅動機與泵調平時,在其底座及其它加工面上進行測量。其安裝水平偏差不大于0.20/1000;具有單層基礎的泵、驅動機和的泵安裝水平偏差不大于0.05/1000,且傾斜方向一致,并在其法蘭面上進行測量。泵座軸線與進水管道軸線的同軸度為ø2mm。b、解體出廠的泵組裝時符合下列要求:(a)、組裝泵體部件時,導葉體外殼、葉輪體外殼、套管各部件的軸線均須與泵座軸線重合,其同軸度為ø0.3~0.5mm;泵座法蘭面的安裝水平偏差不大于0.05/1000;各法蘭連接面的接觸須嚴密,無滲漏現象。(b)、泵體組裝找正調平后,當地腳螺栓處混凝土強度達到90%以上時,方可進行其轉動部件的組裝。(c)、驅動機軸與泵軸、中間軸組裝時,其同軸度允許偏差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泵聯軸器端面安裝水平偏差、中間聯軸器端面安裝水平偏差均不大于0.05/1000;聯軸器端面之間無間隙,接觸嚴密,螺栓均勻擰緊。(d)、驅動機軸與泵軸、中間軸連接后,須盤車檢查泵軸在主軸承和填料函處的徑向跳動,不得大于0.3mm;在電機的下導軸承處徑向跳動不得大于0.2mm。(e)、泵的橡膠水導軸承在常溫下裝配時,兩導軸承或上、下導軸承的同軸度為ø0.5mm;軸承與導葉體結合面的安裝水平偏差不得大于0.05/1000;泵的油導軸承的裝配間隙須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其總間隙按下式計算:s=0.2+2d/1000式中s---軸承總間隙(mm); d---與軸承配合處直徑(mm);(f)、混流泵葉輪和泵體密封環間隙,不得大于下表的規定:葉輪和泵體密封環間隙(mm)
密封環公稱直徑>180,且≤200200~225225~250250~280280~315315~355355~400直徑間隙0.850.91.01.11.251.41.55密封環公稱直徑400~450450~500500~630630~800800~1000>1000,且≤1250直徑間隙1.71.852.02.152.252.4
(g)、填料函與出水彎管的連接面須嚴密,填料與主軸之間的間隙須均勻。 (a)整體安裝的泵,縱向安裝水平偏差不大于0.10/1000,橫向安裝水平偏差不大于0.20/1000,并在泵的進出口法蘭面或其它水平面上進行測量;解體安裝的泵縱向和橫向安裝水平偏差均不大于0.05/1000,并在水平中分面、軸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進行測量。(b)轉子與殼體部件之間的徑向總間隙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c)葉輪出口的中心線與泵殼流道中心線對準;多級泵在平衡盤與平衡板靠緊的情況下,葉輪出口的寬度在導葉進口寬度范圍內。(d)滑動軸承軸瓦背面與軸瓦座緊密貼合,其過盈值在0.02-0.04mm的范圍內;軸瓦與軸頸的頂間隙和側間隙均須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e)滾動軸承與軸和軸承座的配合公差、滾動軸承與端蓋間的軸向間隙以及介質溫度引起的軸向膨脹間隙、向心推力軸承的徑向游隙及其預緊力,均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進行檢查和調整。當無規定時按現行***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的規定執行。(f)組裝填料密封徑向總間隙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當無規定時符合下表的要求,填料壓緊后,填料環進液口與液封管應對準或使填料環稍向外側。組裝填料密封的要求
序號組裝件名稱徑向總間隙(mm)1填料環與軸套1.00-1.502填料環與填料箱0.15-0.203填料壓蓋與軸套0.75-1.004填料壓蓋與填料箱0.10-0.305有底環時底環與軸套0.70-1.00
(g)機械密封、浮動環密封、迷宮密封及其它形式的軸密封件的各部間隙和接觸要求均須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當無規定時,須符合現行***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的規定。(h)軸密封件組裝后,盤動轉子轉動須靈活;轉子的軸向竄動量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H、對管道安裝的要求a、管道的安裝除符合現行***標準《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的規定外,須符合下列要求:b、管子內部和管端應清洗干凈,清除雜物;密封面和連接面無損傷;c、吸入管道和輸出管道須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d、相互連接的法蘭端面須平行;螺紋管接頭軸線對中,不得借法蘭螺栓或管接頭強行連接。e、所有水泵與管道之間均安裝橡膠柔性接頭。循環水泵入口處的壓力傳感器與恒壓變量供水設備成套供貨,并在其指導下施工安裝。f、管道與泵連接后,復檢泵的原找正精度,當發現管道連接引起偏差時,須調整管道。g、管道與泵連接后,不允許在其上進行焊接和氣割;當需焊接和氣割時,須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防止焊渣進入泵內。h、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符合設計規定。H、試運轉		a、試運轉前具備下列條件:(a)熟悉設備說明書和有關技術文件,了解設備的構造和性能,掌握其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安全原則。(b)試運轉前的各道工序,包括裝配、精平、清洗、試壓等都全部完成,并經檢驗合格,灌漿部分達到設計要求強度。(c)設備各部分的裝配件完整無缺(損),螺栓、銷釘和附件等都擰緊并固定,各種安全裝置如安全罩、欄桿圍繩等安設妥當。(d)試運轉前,根據規定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不良情況可能影響試運轉的進行時,不論它是投入安裝前或后所造成的,都須設法消除,如試運轉人員認為自己無法消除時,提交有關部門處理。(e)清除無關物體,周圍環境打掃干凈。b)試運轉初期應做好的工作(a)設備上的運動部分先用人力緩慢盤車數周,確認沒有阻礙和運動方向錯誤等反常情況后,方可正式啟動。(b)首次啟動時,用隨開隨停的辦法(點動)作數次試驗,觀察各部分動作,認為正確良好,沒有方向上的錯誤等后,方可正式啟動運轉。(c)試運轉前,在主機未起動前,先進行潤滑,潤滑油(脂)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c)試動轉中須注意的問題(a)設備在運轉時,首先注意運轉的聲音是否正常,如不正常須視其情況,雜音不太明顯,可繼續觀察查明部位后,停車檢查,如聲音異常,立即停車,查明原因,消除故障。(b)經常注意溫度,測量摩擦部位的油、冷卻水等的溫升是否正常,各部位的溫升設備說明書中都有規定,如無規定可按:滑動軸承不得超過60℃,滾動軸承不得超過70℃。各摩擦部位在未摩合前,在運轉初期發熱的溫度可能超過規定,如果超過不多,而且溫度穩定,可繼續運轉,如溫度繼續上升就要停車檢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c)運轉中各系統的工作介質供給不得間斷或泄漏,并保持在規定的數量、壓力和溫度。(d)在運轉中,檢查各運動機構的狀況,軸(包括聯軸器)的振動和竄動不得超過規定。往復運動部件,在整個行程上(特別在改變方向時)不得有異常振動、阻滯和走偏等不正常現象。(e)在運轉中,密封裝置良好,并且不產生高熱,每個安全或防護裝置能起到規定的作用,并且不妨礙工作。(f)在運轉中如發現不正常現象,立即停車,并進行檢查和修理,機件內部有壓力或其他危險因素時,予消除后方得進行檢查和修理。(g)參加試車